作者|笔记侠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编辑|Neo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回归基本理论”。后面两个字是今天上午临时加上去的。
为什么要加上这两个字?是听了清华大学朱教授讲的一堂非常棒的课,其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定义级的洞察和原理级的解决方案。”
一件事要从根本上去定义它,找它最底层的逻辑和原理。
我想,这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的一个基本功,如果没有,就是浮在半空的。
比如,我们在讲品牌、营销时,品牌、营销定义级的洞察和原理级的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品牌?什么是营销?相信能回答上来的人是寥寥无几。
所以,定义和原理就是最底层的东西。
营销学就两条线
今天大家感觉一些日新月异的东西,实际上,都是五十年前就奠基了理论的,如果你觉得它新,是因为你读书太少。
你要知道整个脉络的话,那么,所有变化将都在你掌控的节奏之中。
现在的大数据就是刺激反射,机器本身没有思考,它只是根据统计的信号做出反射,预测下一个信号出现时会有什么反射。
在整个营销学问里就有两条线:
一条是心理学的从荣格到弗洛伊德的这条线,另一条是行为主义,美国行为主义的开创者华生也是四五十年代的人。
现在的数理分析依靠计算机的这条线可以说它是弗洛伊德到维纳到华生这条线的,在品牌符号心理这条线是荣格、弗洛伊德、坎贝尔整个这条线。
实际上,我们平时的工作里也是这两条线:一条是符号心理学,另一条是行为主义。
品牌这个词本身最早叫 brand,“烙印”的意思。“烙印”什么意思?你家的牛和我家的牛分不清,那么,你烙一个三角形,我烙一个圆圈,这样就可以区分开来了。
所以,它本身是一个烙印,我们要把这个烙印变成消费者脑海里的烙印,为了变成消费者脑海里的烙印,我们就要尽量运用它本来就有的很深的烙印。
其次是浓缩了巨大的信息量。再次是能够促使人行动,看了之后想去看一看。
超级符号是人人都认识且喜欢,并能马上建立品牌偏好。
新加坡莆田进中国是国外进中国最成功、最快的一家餐厅,我们为莆田做了什么?用了水波纹。
当时在做水波纹时,也有人建议说应该做成中国山水画那样比较雅致,做成锯齿状的大家看不懂。
这是我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拍的,在陶器时代,人就这么有创意。所以,在人的集体潜意识里,人家会对它产生反应。
因此,它用到商场里能见度很高,如果把它变成中国画那样写意的水波纹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所有的营销成功,都是4P的成功
如图,你可以看到这个水波纹是铺满了的,厨邦酱油的绿格子也是铺满的,为什么?这是我们的方法,撕成碎片顾客也认识。
这就达到了所有面积都在传达品牌信息。
海底捞为什么做这个Hi呢?配合全球化,以后全世界看到这个Hi就知道是中国火锅。
再举一个我们最新的一个小餐饮企业的案例:广州的牛小灶。
左边是它原来的形象,右边是新做的。改完以后,单店销量迅速提升了 30%。简单来说,注意到你招牌的人增加了 30%,其他销量不变的话,销量就可以增加 30%。
所以,招牌一定要大,因为科学研究发现,招牌大,离得远也看得见。很多人嘲笑,觉得把标志放大很接地气、很俗。
儒家有个说法,叫“舍其易者而不行,究其难者以为学”。
意思是说,把招牌放大很容易,但他不做,他觉得这样显不出他的本色,他一定要找很难的方法,把那当成学问,其实,这恰恰是一种没学问的表现。
去年,我们在广西做的三品王,从左边改成右边,每改一家店,每换一个招牌就增加30%的销量。
我们的口号很简单,就四个字:把汤喝光。
如果你问我,当看一个广告口号的底层逻辑最高原理是什么?答案是古希腊的修辞学原理。
为了摆脱接地气的称号,我看了很多书,用很高深的理论讲很简单的道理。
什么叫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说修辞学就是说服人相信任何东西以及促使人行动的语言艺术,这就是广告。
古希腊为什么会发展出修辞学?原因有三点:政治、司法和艺术。
1. 它的政治是广场政治,靠辩论。
2. 它的司法,控辩双方游说陪审团。
3. 艺术,就是喜剧靠修辞。
修辞的四个关键词:普通的道理、简单的字词、运用有节奏的话语、使人愉悦。
回归到最基本的理论,营销最基本的原理是什么?4P(笔记君注:产品、价格、渠道、推广),这4P就是营销的全部和全部的营销。
但为什么有人说5P、6P……往后加是王阳明说的:“其说本以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因为他受不了那个理论不是他提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加。
为什么加了就不对了呢?因为它们是相互独立的,完全崇敬,这是麦肯锡的标准:一个道理,一定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如果变成了五条甚至更多,相互就不独立了,其中两条就要交叉了。所以,解决任何一个营销问题,一定是产品、价格、渠道、推广。
所有的营销成功,都是4P的成功,这是唯一的解释。
举个例子:西贝
2013年,我们跟西贝合作。西贝之前有两次定位,一次定位为“西北菜”,一次定位“烹羊专家”。
如果定位为西北菜,它的推广就是西北的土窑风格,找西北菜的文化母体、品牌寄生、超级符号。你的母体就是西北农村。
后来,贾总(笔记君注: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找到我说要重新定位,因为感觉前两次定位没有达到预期。
那么,要不要重新定位?这时候我有华与华循环工作法,这实际上就是丰田汽车把它研究成持续改善的循环。
华与华请了一个日本的管理公司顾问,那个专家叫松浦,我们公司人都亲切的称其为“松浦九条”,实际上是丰田九条。
具体是哪九条,这里不做赘述。重要的是你要明确客体,还要找到其中真正的原理,因为我们做很多事情时,一出手客体就搞错了。
如果那时候给西贝再做了第三个定位,准备让它一飞冲天,那么,今天的开场片子里有一句话应该是:“一半是蒙昧,一半是现代”。
即愚昧时代的一些天真想法,以为什么都可以一蹴而就,完全是盲人摸象。
对于失败,我们往往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成功了总结的原因大多也是错的。所以,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将错就错、乌龙对乌龙。
到底什么是产品?
产品是整个店,包括你的菜单、服务等一切都是产品,而不是简单的羊肉或是面条才是产品。
一家店成功的真因是产品的成功,从大店到小店,从包房到没包房,从大桌到小桌等,都会被囊括在其中。
标志性的事件是 2014 年,西贝北京分部的王龙总经理同志在财富广场开了一家 297 平方米的店。
但在我们印象中,西贝的厨房就要 300 平米,297 平米怎么开店?那只能不要厨房。
不要厨房怎么做那么多的菜?少做一点,从 130 道菜减到 33 道菜,后来成功了。是因为这个产品开发的成功,才有西贝这几年的扩张,开了 300 家店。
开了 300 家后,西贝还是觉得做不大,所以,贾总又开始开发新产品,做超级肉夹馍,这样才有可能做到 1 万家。根据渠道开发产品,4P 是联动的。
为什么说 4C 是混蛋?如果你说 4C 没问题,4P 已经过时,这就是误人子弟。因为产品、价格、渠道、推广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产品还包括我们菜的分量,以及牛大骨论根卖还是论斤卖。这是产品和价格的关系,消费者是根据这个来做决策的。
菜的份量很大,两个大骨一根一根来卖,羊肉串一根一根来卖。产品是最小的销售单位。
小吃小喝从 60 元客单价到 90 元客单价,渠道从街边到 MALL,赶上了 MALL 的红利。
MALL 越来越多,我们赶紧研究新渠道,再到华与华的品牌正道、文化母体、超级符号和营销日历等。
西贝过去是西北菜,母体是西北农村,所以,在这次改变中,西贝的形象一定要去掉西北化。
因为所有有风情的东西都是小众的,有人喜欢,也有很多人不喜欢。所以,一定要把它变成大众的、简单的。
西贝原来的形象是老虎,但画来画去我都不满意。后来有同事突然想到了 I LOVE YOU、I LOVE New York,这就换妈了。
文化母体从西北农村换到了纽约,这个大转换让它成了时尚的、国际化的品牌。所以,这叫文化母体、品牌寄生、超级符号的品牌方法。
在我们营销活动上还是母体,找到情人节这个母体,既然是 I LOVE YOU,那每年情人节时我们就推亲嘴打折节,而且一定是要做五十年。
年复一年,每年情人节都做时,这又成了新的品牌资产。
所以,根据这个逐渐积累,我们形成了一年的营销日历。一年 12 个月,把要做的那几件事规划好,把握好销售节奏,事就是做得越少越好。
我经常讲,少干活、多挣钱,我们为什么挣钱少,就是因为事儿做的太多,为什么?因为没想明白。做得越少,才能越来越精,根本还在于创新。
根本还是创新
熊彼特提出创新就五条,绝对没有第六个,你要提出第六个,明年诺贝尔奖就是你。
1. 采用一种新产品,或者给老产品一种新特性。
西贝的成功是不是创造了一个新产品?是的。现在在继续打造新产品,所以,西贝不是单品牌,而是好多品牌,这样想的话,那你一定不是在根上想。
你是根据 4P 来想的,到底市场是否需要一个新产品,你有没有机会去做新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现在西贝炒菜很少,因为不好控制。所以要抓紧时间把炒菜机研发出来。
比如海底捞的智慧餐厅就是榜样,以后整个厨房系统,大多数人都会买海底捞牌的,这就是社会的分工、行业的分工在变。
3.开辟一个新市场。
比如下午茶、早餐等,我们都可以考虑。
4. 采用新原料。
比如阿根廷的猪蹄、美国的鲤鱼等。
5. 创造一个新的商业组合,建立或打破一种垄断。
比如,绝味鸭脖,因为有一万家店,有全国的冷链系统。这样就可以专门投资做熟食的人。过去你要去无锡开店的话很难,因为没有中央厨房,没有冷链运输。
现在我投资你,你用我的中央厨房,用我的冷链。这就是一个新的商业组合。